首页 > AG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AG视讯·官方网站|刚刚,央行开闸放水!(这个逆天数据揭示中国经济真相)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26    次浏览

今天(7月18日)下午5点13分,央行通过其官方微博宣布:开闸放水! 莫慌,此次方式不是此前大家预料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是MLF(中期借贷便利)。7月18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7月下旬MLF到期2185亿元,人民银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270亿元,其中3个月530亿元、6个月1345亿元、1年期39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而实际上,在7月13日央行已经放过一次水了。7月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13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590亿元,其中3个月1010亿元、6个月1015亿元、1年期565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3.0%,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按照5.24倍的货币乘数计算,央行7月13日投放的2590亿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衍生出1.357万亿的广义货币M2。此次央行放水所使用的MLF(中期借贷便利),是2014年9月创设的工具。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向央行申请获得MLF资金投放。但需要提供质押,质押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等。 央行通过MLF的频次、总量和利率高低,来调节市场流动性。目前常用的期限有3个月、6个月和1年。跟降准相比,MLF的资金是有期限的,到时候就要收回。而降准是降低银行在央行被冻结的准备金,是银行“拿回自己的钱”。从理论上说,降准增加的资金没有时间概念,直到下次提高准备金率为止。此外,降准提供的资金对银行来说,成本更低。 所以,相比之下,降准是强刺激方式,而MLF不算。 除了MLF这种方式,央行还有诸如PSL(补充抵押贷款)、SLF(常备借贷便利)、逆回购、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下面我们对比一下央行放水使用的几种主要工具: PSL投放资金的时间长达1到3年;MLF是3个月到1年;SLF是1到3个月;逆回购期限一般是7天、14天、21天不等;SLO一般是7天之内。降准释放的资金几乎没有期限,至少到下次提高准备金率时。 目前货币乘数是5.24倍,央行此次投放的2270亿基础货币扣除到期的2185亿,理论上可以衍生出445.4亿的广义货币M2。当然,这些钱是有期限的,央行将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是增量延续MLF,还是减量延续MLF。下半年会否降息降准 “上一次降准是2月份,实际上在3月份以后,更多的银行在保持流动性稳定方面主要用了回购加上MLF,短期的和中长期的相搭配,随着6月份外汇占款进一步收缩,应该还是对基础货币的投放产生压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央行确实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的需求。对于是否应该进一步降准,温彬认为要取决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以及外汇占款是不是会进一步收缩。“如果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弹性进一步扩大,继续呈贬值走势的话,会使外汇占款进一步收缩。这样虽然可以通过MLF在中、短期内缓解流动性压力, 但是从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通过降准来应对。”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 政府将在下半年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并在增长放缓时会有轻微的宽松倾向。“我们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会有一次降息(25个基点),最可能出现在10月份,还会有两次降准,并补充以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扩张性的流动性操作。”朱海斌说。除了炒房,干啥都不赚钱?!中国该醒醒了!近日,央行公布了一组货币数字,值得深思。 资产荒现象当下已越来越明显,钱除了炒房以外竟无其它去处。央行公布了新的货币运行数据显示M1涨速迅猛,而M2则开始回落。M2和M1剪刀差不断扩大,这是很少有的例外。 央行解释, M1上升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息差收窄,于是企业倾向把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的,方便资金提取。二是经济下行,不少企业存在“持币待投资”。主要反映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投资收益低,投资意愿下降。第三是楼市活跃,使得百姓的存款和按揭贷款转换为房企的活期存款,房企也保持谨慎态度,减少投资扩张的步伐。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不赚钱的时代,很多行业是干什么都赔,炒股更是不赚钱,也许在老百姓看来,炒房反而是最稳妥的资金保值办法。于是,股市的资金纷纷回流,一方面变成了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另一面部分回流的资金涌入到了楼市,而开发商卖房卖得火爆,收回了不少现金,变成了房地产企业账上存款了。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沿海一些工厂处于歇业状态。投资人和企业家手持大量现金,观望中国经济,急切寻找合适的投资目标。而楼市目前尚有的保值性,也成了一些投资人首选的目标。上海这个数据恰恰揭示了中国经济的真相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海财政局公布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9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0.6%。30.6%是什么概念?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都是艰难的,东北、西北地区的甚至是负增长,少数几个热点城市还能保持高增长,但最多也就15%左右, 只有上海与深圳两个城市达到30%以上的增长率。传统印象中,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但工业在今天上海经济的比重只有1/3不到,而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2/3(67.8%),且从财政收入的结构来看,服务业对上海财力的贡献已经超过80%。那么,谁是上海服务业中创税能力最强的行当?金融与房地产!上海市官方曾经公布一个数据,房地产、批发零售、金融、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业这五个行业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就超过60%。今天的上海经济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工业的萎靡不振,一边是金融与房地产的烈火烹油。很明显,上海财政收入的暴增与深圳一样,都是靠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交易量来贡献的,而非当地实体经济的贡献。 在此意义上,上海经济也是中国经济一个十分精准的缩影。要知道,只有房地产而其他产业过弱的经济结构,这样的经济结构注定无法持久稳定,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是不行的。持续上涨的高房价,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的恶果。况且,现在楼市的泡沫已经开始膨胀了,连民企开发商都不赚钱了,地王都被央企拿走了。地价涨上去了,开发商不涨房价就是赔本生意,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继续下去中国经济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拉动GDP的路上。 不要忘了,实干才能兴邦,中国经济该醒醒了。来源:21财闻汇结合中金在线(cnfol-com)、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齐俊杰(ID:qijunjie82)、天天说钱(ID:liuxb0929)、第一财经日报等众筹论坛ID:zhongchou188推荐理由:为项目发起者提供募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综合众筹服务。挣大钱靠的是趋势。赚钱很容易,只是你暂时还不知道方法。关注【众筹论坛 zhongchou188】为您提供独家秘笈!!!▲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环球采风ID:earthview推荐理由:收集世界各地,祖国内外旅游攻略集锦,游遍全世界,品天下美食,游天下美景,但是,可能你没有这样的机会,没关系,加入环球采风美食大发现,带你领略身临其境般环球之旅(每天为大家奉献旅游指南、世界风光、旅游见闻等)▲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精典文摘集锦ID:wenzaih88推荐理由:打造中国最大的经典文摘分享平台,为喜爱美文的朋友提供一个空中“书屋”。如果你喜欢学习、成长,如果你喜欢传播善、爱,这里是您不容错过的心灵'净化器'。▲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