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G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视讯·官方网站|济南食品行业“大咖”齐聚 共话食品产学研融合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26    次浏览

第八届济南市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暨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召开 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刘孟德致辞 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闫世春做工作报告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8家单位荣获“济南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单位”齐鲁网济南7月20日讯(记者 朱建召)2016年7月19日,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和济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济南市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暨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科学院召开。山东省科学院、济南市科技局、济南市经信委相关部门领导、齐鲁工业大学等省内部分高校的专家以及山东博然螺旋藻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出现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产能过剩等问题,科技创新正成为当下食品产业竞争的根基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此次会议以“产学研融合·创新促发展”为主题,旨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区域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荣获“单位”、“个人”双项大奖活动现场对2015年在济南市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8家单位荣获“济南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史建国等31人被评为“济南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带头人”称号;山东博然螺旋藻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训等39人被评为“济南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先进个人”。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史建国在接受齐鲁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在生物食品加工领域,拥有一个专门的研究室,有一个十几名博士和一批优秀的专家团队,在发酵工业、海洋食品加工领域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目前研究所在对海洋领域产品的功能性挖掘和产品附加值的开发等多领域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出中国的一个即食海参、第一款由扇贝废料转化而成的肺部治疗药物等多个创新产品,产品产值达到数百亿元。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与山东博然螺旋藻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的技术合作协议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与福胶集团签署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协议深化产学研合作 开辟联合创新之路活动现场,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分别与福胶集团签署了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协议、与山东常生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新产品项目合作协议;与山东博然螺旋藻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的技术合作协议并联合共建的“泉水螺旋藻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进行了揭牌仪式。 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闫世春在报告中指出,阿胶、海参、泉水螺旋藻是全国知名的“齐鲁三宝”,由山东省生物研究所为核心研发力量,福胶集团、常生源科技公司、螺旋藻生物公司参加成立海参、阿胶、螺旋藻三品结合的课题组,构建了“企业需求牵引、研究院所技术支撑、研发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科技创新驱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史建国在研讨会上进行发言 省科院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介绍各实验室情况在本次会议的“产学研融合.创新驱动发展论坛”上,来自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以及福胶集团等企业家代表围绕食品研发的新技术、新趋势、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前往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各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以人为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为产学研合作输送高科技人才近年来,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优势,注重产学研合作,紧紧围绕济南市特色食品产业开发,为食品企业积极开展了科技服务与技术指导,在当地区域特色资源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同时,注重人才资源的培养。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纪晓彤在采访中表示,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研单位发展的主体和关键。生物所紧紧围绕科技工作,结合业务需求,发展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近2年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山东省智惠专家等高端人才7人,引进博士12人。同时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创新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围绕科技创新、科研方向规划、科技价值观等主题,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与研讨,开拓了科研思路,提高了科研素质,激发青年党员的创新活力。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